2022年6月,怀揣对环保行业的热忱与职业理想,潘文涛告别泉城,赴安徽鲁控环保有限公司担任采购部经理。从齐鲁大地到皖北平原,他用实践在安徽鲁控的供应链版图上刻下深深的奋斗印记。
融入与规范
初到安徽鲁控,地域变迁、环境变化与岗位挑战,丝毫未减潘文涛的冲劲儿,他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他深入梳理企业当时的采购全流程,精准找出短板与管控盲区,结合国企合规要求,重新修订采购管理制度,推行阳光采购机制。
有人抱怨“流程繁琐”,部分供应商也反映“准入门槛高”,但正是这种“繁琐”和“门槛”,筛除信誉差、服务弱的合作方的同时吸引了更多优秀供应商前来参与,采购工作进入良性竞争轨道。一年后,安徽鲁控采购物资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采购成本同比降低8%,助推企业降本增效。
专业与坚守
在很多人眼里,潘文涛是个“锱铢必较”的人。
他对每份分散采购备案申请都逐字逐句审核,从专业角度提出修正意见。对很多人提出的灵活掌握等意见,他总是坚持原则,依据制度标准加以说服,切实保证制度标准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根据采购项目不同特点和技术要求,他精心研究并组织招标文件模板编制,审慎确定内容条款,避免因内容不规范而产生异议及纠纷。在专业工作中,他善于分析总结,将业务中可以固化的内容逐步形成制度规范。他对事业就有一股认真、执着与精益求精的劲儿。
在很多人眼里,潘文涛又是个“谨小慎微”的人。
他深知要把采购工作做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他不仅积极研究防控企业经营风险的相关工作举措,在工作生活中也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忠诚守信,严格律己。
转型与创新
随着再生铅市场竞争加剧,安徽鲁控决定开拓含铅资源综合利用业务解决原料依赖问题,公司原料结构从废旧铅蓄电池转向含铅多金属物料。
面对全新的成本核算要求,潘文涛以“归零”心态从头学起。他主动向财务同事请教成本测算逻辑,向生产同事了解不同矿料、元素对生产的影响,深入钻研每批矿料的特性。最初,计算一项矿料采购成本都要耗费极大精力,很快他便能精准结合生产工艺测算不同矿源的综合成本与使用性价比,以“核算-采购”深度联动确保每一笔采购都贴合生产效益目标。
为保障新原料采购的规范与安全,潘文涛牵头制定《含铅多金属采购管理规定》,对矿料寻源、定价审批、合同签订、现场发货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
矿料含贵金属成分,采购价格高,为避免疏漏,潘文涛亲赴装货现场,全程参与矿料检查、监督取样、制样分样,到装车时的数量清点、质量复核,再到封车环节的密封检查,每个流程都反复打磨,摸清风险点并提前规避,彻底杜绝了原料质量不达标、数量短缺等问题,守住采购环节的成本底线与质量防线。
采购不难,只要稍微用点心,都能上手;采购也很难,难在不辞辛劳,难在持之以恒,难在坚持底线,难在热爱如初。潘文涛用一名采购人的自我修养,展现“以岗为家、以责为要”的职业信念,诠释山东环保的初心与坚守。
供稿:薄 凤
校对:史卓然
审核:李 强